安徽经济新闻网-安徽新闻观察门户
新闻热线:18805640568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本网特稿

助力乡村振兴的好乡贤

——记宿松县工商联副主席、安徽华强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华明
时间: 2025-03-03 16:11:02
来源:

    在宿松县河塌乡安元村,提起陈华明,村民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。这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,心怀“不忘家乡根,回报桑梓情”的宏愿,毅然返乡创业,用智慧和汗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。

 

mmexport1740987761554.jpg

      初春时节,踏入河塌乡安元村湾塘组的华强生态农业种植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白色塑料大棚,它们整齐地屹立在生机勃勃、广袤无垠的原野之中。与往年不同,今年每一栋大棚里都种满了羊肚菌。自2月6日复工复产以来,基地负责人陈华明每天都要组织十几名工人,精心照料陆续破土而出的羊肚菌苗,做好保湿保温等工作,为羊肚菌的丰收创造有利条件。
    安元村党总支书记祝勇感概道“以前,这里撂荒的耕地多,杂草丛生,一片荒凉;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,无事可做,日子过得紧巴巴。如今,组里的耕地都被利用起来,环境变美了,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。”在他看来,湾塘组的变化,离不开陈华明回乡创办的华强生态农业种植基地。
    陈华明出生于河塌乡安元村湾塘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,17岁时因家境贫寒辍学外出打工。从经营日杂店的小老板,到创办多家大型超市,他的创业之路不满荆棘。2016年,他响应政府“百企帮百村”的号召,在家乡流转200亩耕地,投资500万元创办华强生态农业种植基地,采取“合作社+种植基地+贫困户”的运营模式,发展果蔬种植产业。经过四年发展,不仅帮助村里6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,还为组里扩建当家塘,兴修水渠和水泥路、捐资10余万元修建便民桥等农业基础设施,使落后的湾塘组焕然一新。
    陈华明介绍说,以前,基地此前以发展水稻种植为主,同时涵盖大棚辣椒、草莓、西红柿等高效益作物,年产值达数百万元,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,还通过土地流转、资金入股等方式,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。
    安元村村民陈明因残疾曾一度贫困,在基地务工不到三年就成功脱贫。如今,他和老伴常年都在基地务工,年收入近5万元,过上了幸福的农家生活。
    陈华明深知,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。他引进优质品种和高效种植技术,打造“皇嫂”农产品品牌,提升产品附加值。基地的草莓种植尤为成功,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,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。
    此外,陈华明推行“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推动辣椒产业发展,带动200余名农户种植辣椒760余亩,年产值达200万元。依托在县城创办的四季农贸、合家福等超市,通过“农超”结合,使基地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,达成产销一体化。去年11月,他在100栋塑料大棚里,全部推行羊肚菌与西瓜、辣椒轮作种植模式,利用羊肚菌生长周期短、经济价值高的优势,带动果蔬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
 

mmexport1740987730226.jpg

    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,陈华明十分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振兴。2012年他组织陈氏族人创办了“宿松县义门陈文化馆”,成立了义门陈文化研究会,带动百余位退休老同志发挥余热,编写了一部20余万字的历史著作《宿松义门陈》,该书详细叙述了义门陈繁衍发展的历史,展现了陈氏宗亲对国忠诚、对族仁义、对邻友爱的精神风貌,是一本具有史料参考价值的地方志书。他还借助宿松县义门陈文化馆创办的公众号和《义门风韵》报纸,宣传党的富民政策、颂扬改革开放成果、挖掘中华优秀文化、倡导社会道德新风尚。截至目前,《义门风韵》报已出版20期,每期后,他都会第一时间把简报送到乡下群众手中,传递有温度、有力量的精神食粮,振奋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    陈华明热心公益事业,依托宿松县义门陈文化馆,每年组织新录取的优秀贫困大学生,召开资助、表扬大会,并设立了“振乡助学基金”,已资助14名贫困学子圆梦大学。他还在老家安元村创办农民夜校,教授电商、农业技术等实用技能,培养了一批懂技术、会经营的新型农民。自2005年以来,他累计捐款捐物50余万元,在帮扶弱势群体、援助贫困大学生、救助孤寡老人、支援抗洪救灾等公益事业中贡献突出。
    作为县人大代表,陈华明始终践行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承诺。自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,他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16次,提交了10个关于民生工程建设的提案,均得到及时落实,尽到了一名人大代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。
“我希望通过回乡创业,让家乡的环境更美,让家乡人民更富裕。只有这样,才能不负伟大时代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,这也是我作为农民企业家的责任。”陈华明说道。
    一腔热血洒乡间,百亩耕地换新颜。9年来,陈华明用坚持和探索,为安元村湾塘组绘就出一幅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乡村振兴新画卷,他本人也连续获得“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” “安庆市共产党员创业先锋” “安庆市优秀共产党员” “安庆好人” “宿松新乡贤”等荣誉称号。(袁艺)

 

 

安徽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10005593号-2 公安备案号34010302001216 皖网宣备110004号
举报电话:0551-62656039 新闻热线:18805640568 投稿邮箱:2306957980@qq.com 技术支持:锐诚科技